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要闻 >

守正创新,鼎新“锡”威

时间:2023-03-18 18:16:03 来源:搜狐

了解以超级计算机为例的创新精神

探究超级计算机为例背后的创新内涵

当前红色资源在教育中的利用主要存在三类问题

守正创新团队

了解以超级计算机为例的创新精神

超级计算机初期发展相对于国外技术落后,掌握核心资料少。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石油部斥巨资向美国购买了一台大型计算机IBM,此后对中国实施核心技术封锁。不仅远程监控中国计算机发展,还要求审查发展结果。

近10年来,在国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个国家科技计划的持续支持下,我国在超级计算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据搜集资料显示,2013年6月问世的天河二号与其次的“泰坦”计算速度快出近一倍,连续登顶Top500三年。此后美国一度打击中国超级计算机技术禁售英特尔芯片试图阻碍我国超级计算机发展。直至2016年神威太湖之光——中国自主生产的第一代超级计算机问世,宣告美国技术垄断的失败。以“天河”“神威”“曙光”等为代表的超级计算机的性能在 TOP500 排行榜中长期处于世界领先位置。

我们团队有幸采访到国家超级计算机无锡中心工业仿真生态和平台建设总负责人任虎老师,采访过程中任虎老师提到:“不忘初心是创新路上的动力。“任老师的科研曾经从无人机研发转至工业仿真生态和平台建设。他深知超级计算机是未来发展的关键,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我们了解到,目前超级计算机研究领域的薪水还未赶上大型互联网企业,任老师的选择不是为了优厚的物质条件。在采访时任虎老师建议青年:“在前行道路上总有浮云遮眼,不忘初心才能砥砺前行。”此外,他还提到:取得成功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是一群人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每个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是团结协作的体现,也是创新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拍摄工作环境时,我们了解到每组工位会配置一间学习室,用来给工作者日常学习。讲解员解释道:“科技研发往往会涉及到从业者从未涉足的领域,这时就需要研发者持续自我学习,不断突破自我,才能保证研发成果走在世界科技前沿。”

二、探究超级计算机为例背后的创新内涵

(1)攻坚克难

任虎老师提到:“在工作过程中,困难的不仅是技术瓶颈,还有艰苦的物质条件。在技术攻关方面,美国对我国禁售英特尔芯片,但这不足以阻拦我国科研者的脚步。以芯片研究为例,国内部分企业家前瞻性极强,早在国外技术封锁之前就开启研究芯片技术。他们采取多管齐下的方式,集思广益,甚至在国外未知领域开拓创新。最终掌握了世界领先的芯片技术,不仅打破技术卡关,还填补了计算机历史上的空白。

在讲述研究故事时,最令成员印象深刻的有:项目出现紧急问题,任虎老师一行人在前往分部途中遇到大雪,航班延期,不得已只能网上抢购火车票,在一家小旅馆过夜。“我们一部分人每隔半个小时就刷新一次屏幕,生怕没抢到火车票回不去。当时几十个人就窝在一间小房间里,电脑也没有安置的地方。”任老师笑道:“幸运的是最后抢到了票,说来也巧,在火车上我们刚好找到了程序运行的bug。当时沉重的氛围一下就轻松了,恰似那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由此可见,攻坚克难是创新精神重要的一环。创新的道路上必然会有“艰”,但如何去“攻”,如何“克难”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难攻总是常有的,最重要的是思考对策,有攻坚克难的勇气。不仅仅是科研人员,更是我们青年值得思考的。

国家早在去年就指出了攻坚克难的重要性。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五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我们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不过度依赖投资,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2022年,我们在攻坚克难中稳住了经济大盘,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基本完成全年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我国经济展现出坚强韧性。过去一年,我国经济发展遇到疫情等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面对经济新的下行压力,果断应对、及时调控,动用近年储备的政策工具,靠前实施既定政策举措,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部署稳住经济大盘工作。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历经磨难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斗争精神贯穿于各个历史时期和全部奋斗实践。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把握伟大斗争新的历史特点,发扬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掌握斗争规律,增强斗争本领,不断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新胜利。

(2)不忘初心

创新道路上从不缺乏阻碍,正所谓成功之路布满荆棘一般。不论是技术封锁还是研发条件困难,一切正如任虎老师所说:“在前行道路上总有浮云遮眼,不忘初心才能砥砺前行。”以任虎老师为例,正是他清楚他本心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最终才会选择让超级计算机“高大上,也接地气”。他致力于让超级计算机落地致力于民生,服务于人民。尽管任老师是力学专业出身,但是保持初心让他持续探寻制造业的未来,最终和超级计算机相连,取得当今成就。不忘初心还需要我们保持谦逊、勇气和毅力。在创新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学习、积累和创造,但不能骄傲自满。创新需要勇气和毅力,因为创新往往伴随着风险和不确定性。只有谦逊、勇气和毅力相互结合,才能在创新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不忘初心不仅体现在个人创新成就,也体现在国家创新成就。

我国步入创新型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总之,在创新道路上不忘初心是我们走向成功的重要保障。初心激励着我们前行,保持谦逊、勇气和毅力,关注人类本质需求,创造出更多的创新成果,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利和幸福。只有不忘初心,我们才能在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取得更大的成功。

(3)团结协作

“神威·太湖之光”的诞生离不开创新团队的合作。正如任虎老师所言:“个体的力量是微小的,团结的力量是巨大的。“一个人的臂膀挽不起新时代的变革,团队的合作能点亮新科技的曙光。那么何为团结协作?任虎老师这样回答:”这需要团队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个体都为目标努力奋斗。每个人各司其职,做好本分的事,就是一种团结协作。“

采访的间隙我们有幸参观到研发者的工作环境,有的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也有人在别人的工位上出谋划策。一个人的灵光一现终究是单薄的,正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集思广益才能铸就成功。

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团结协作成为每个人必备的能力。约翰多恩曾言“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多元化的当下,单一满足不了社会需求,复合型人才往往供不应求。团结协作,优势互补不仅可以高效率完成工作,还能极大程提高核心竞争力。

习近平在二十大指出“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重大政治任务。时代呼吁平等对话,呼唤合作共赢。然而,在全球化、多极化持续发展的同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重新抬头,强权政治和零和博弈逆势回潮,贸易霸凌主义重现,国际形势面临新的严峻挑战。历史无数次证明,搞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不符合历史潮流,贸易霸凌不符合国际规则,最终必定损人害己。面对不断抬头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上合组织、亚信等国际组织和机制坚定践行对话合作、共赢共享的理念,越来越多的国家正以自身开放、发展,促进区域和世界良性互动

红色文化在青年继承发扬创新精神过程中的不可缺性

党的二十大提出我国已经进入创新型国家,强调了创新精神在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的现代化,而自立自强离不开的就是创新精神的继承和发扬,青少年继承发扬创新精神,更是离不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的熏陶。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调查小组成员通过实地走访,调查问卷,随机采访等多种形式的调查了解了当地群众和身边同学,发现现在的青年对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下的美丽城市——无锡——所蕴含的红色文化,创新精神知之甚少。

经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青年学生创新精神意识存在的一些问题。

三、当前红色资源在教育中的利用主要存在三类问题。

1.高校红色文化资源教育不能形成体系

仅仅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和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无法加深大学生对红色资源认识的深度的。需要大学生亲自参与活动,去感受和体悟,才能实现红色资源教育的意义,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强化大学生政治观念。高校组织大学生进行红色资源教育的活动是少之又少,即便是有也只是流于形式的组织大学生参观革命遗址、纪念馆等,但是出于经费投入、出行安全等问题的考虑,所以这类活动也是尽可能的少组织,甚至是不组织。而且在组织相关活动时,高校各部门出于对部门工作的考虑来组织活动,学校整体没有统一、完整的规划,这样的活动只能对少部分学生起到红色资源教育的作用。高校红色资源的教育也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简单穿插中进行的,缺乏专门的课程、讲座等。由此可见,高校中红色资源的教育不能形成教育体系。

2.高校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上停留于表面

红色资源所包含的价值和意义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一致的。红色资源发挥其教育意义并不仅仅是播几场红色影片,或者是每当纪念日时红色基地的游览及课堂上笼统讲授的红色历史等方式来实现的。高校对红色资源的利用仅仅停留在物质载体的层面,如红色影片、革命遗址、革命故事和英雄事迹等层次,缺乏对红色资源的精神层面的挖掘。红色资源的精神层面所展现的内涵是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隐性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使受教育者真正的实现“内化”。课堂上单纯的理论知识的讲授,使受教育者很难去体会知识背后的教育意义,对红色资源的理解也是浮于表面;对于红色资源的传播只是借助于“走马观花”式的红色基地如纪念馆、博物馆、遗址等的游览、参观,不能事先做好宣传工作,毫无重点和目标,是无法实现红色资源精神内涵的挖掘的。如组织红色影片观看时,事先不能对影片的背景进行详细介绍,学生多数以观赏的角度去观看,结束之后又不以此开展写观后感、主题班会等讨论活动,学生也就会处于得过且过的状态。这样流于表面的、形式的活动,缺乏对红色资源、精神的思考,受教育者个体也得不到反思,阻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发挥其实际效果。

3.当代大学生对红色资源的认识趋向淡漠化

当代大学生对红色资源的认识趋向淡漠化。当代大学生对红色历史的记忆是淡化的,对于红色资源的理解是“碎片”式的,对其内涵、特征的把握也是不足的。通过课堂和日常生活了解些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革命事件、革命英雄、红色故事等“只言片语”。当代大学生对课堂上与红色资源有关的内容及校园中相关的红色校园活动如观看红色影片、游览革命遗迹、参观博物馆等,甚至是网络中的红色网站、红色微博等都缺乏关注度,缺乏主动参与性。当代大学生不管是对于红色资源理论的了解还是实际的践行,对红色资源、文化、精神的认识是持有淡漠化的趋势。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